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1集课程复讲 |
丁越湘学长 |
|
言行的根本在一个人的念头。所以真正会修身的人,在哪里谨慎?在起心动念中谨慎。当念头都能谨慎,言语行为就不会有太大的偏颇。常常要提醒自己,不可以浪费时间,不可以糟蹋食物,这种奢的念头、贪的念头、懒的念头、不敬的念头一起来,马上就要把它调伏下去。 王阳明先生曾经提到一个人“志不立,无以成事”。一个人没有立志,这一生能不能把事做好?不可能。所以要能珍惜时间,首先还要先立定人生的志向。人生很短暂,我们运用这个短暂的生命,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,要对得起兄弟姊妹的照顾,要对得起成长过程中非常多长者的提携,要对得起我们国家对我们的诸多照顾。所以,当一个人念念会念着这些恩德,他将尽心尽力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,进一步奉献社会。所以一个人他要能珍惜时间,还要从对人的恭敬开始。当他对父母、对关怀他的人都能恭敬,他就不愿意糟蹋自己,而让这些关爱他的人伤心难过。所以当一个人他懂得去完成他人生的本分、使命,没有人去推他,他也会快步向前。 人生的第一要事不是赚钱,而是开智能,长智慧。没有智慧,人行就会下错很多抉择。而再收拾这些错误的抉择,就会耗掉大半的人生。有一个很深的体会,人生有一个遗憾,就是当你觉得很多事很重在必须去做,一定要去做,但你却没有能力去做,那个时候你非常懊悔、非常痛苦。所以当我们有机会推广传统文化,可以利益众人的时候,回过头来看一看,自己以前的人生没有好好利用,能力又不足,又帮不上忙,这个时候就非常难受。就好象看到一个人快要溺死了,你却不会游泳,无法救他。还有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孩子必须要好好教导,而这个时候我们却没有学问、没有智慧。因为只要有智慧,人生的问题绝对可以迎刃而解。所以,要赶快拿更多时间好好跟圣贤人学习。 “谨”这个部分的教诲,可以训练一个人三方面的能力,第一个自制力,第二个独立生活的能力,第三个做事的能力。“朝起早夜眠迟,老易至惜此时”,这是一个人能够生活有规律,绝对不可以睡懒觉,这是一种自制力。“对饮食勿拣择,食适可勿过则”就是在饮食方面也懂得节制,也是在训练一个人的自制力。“置冠服有定位,勿乱顿致污秽”虽然是只讲了两个东西,衣服、帽子要放好,但是可以延伸到一切物品,一切时间都让它有所规律,所谓“动物归原”,动的东西都应该再放回原处,这样才不会把生活搞得乱七八糟。“事勿忙忙多错,勿畏难勿轻略;事非宜勿轻诺,苟轻诺进退错”这就是做事的能力。 一个人很爱惜身体、很爱整洁,也是对别人的尊重,所谓“自重而后人重”,当自己很注意整洁,衣服穿的很整齐,人家就会敬你三分。如果自己蓬头垢面,身上脏脏,还没跟人交往,别人就已经有所轻视,有所轻慢。所以当别人瞧不起我们,我们首先不要责怪别人,要先反观自照,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这些礼节中有所缺失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